每年的九、十月,应该是冲刺全国秋收的关键阶段。但今年多地出现持续阴雨天气,打乱了秋收节奏,给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各地抓住连续雨季和放晴的间隙,正在进行收获。
10月份的北京是雨季,但今年从国庆假期开始就连续下了五天雨。
10月12日上午,我们跟随沈兴新从农业服务公司来到大兴区黄村镇的一片玉米地。三年前,这片紧邻大兴机场高速入口的土地上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
经过连续三天的降雨,终于有了放晴的迹象。八点钟之前,那些人就开始下田了。玉米收获机与自卸车相互配合,但泥泞不堪地形导致卡车频繁倾倒。
近十几年来,中国农业服务需求稳步增长。 2016年以来,沈兴新带领农业服务团队,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提供包括预防耕种、收获在内的全链条土地管理服务。 2024年起,公司将陆续管理北京大兴等地区近8000公顷土地。按照近几年的天气来看,我们看到的景象应该是一片祥和的土地,玉米已经收割完了,冬小麦也已经播种了。
通常,种植的玉米类型按盈利能力排列为玉米粒、玉米芯和青贮玉米。所谓青贮玉米,是指主要用于种植饲料的玉米品种。收获期间,将整株玉米植株一次性切碎制成青贮饲料。沈兴欣的8000公顷土地此前曾种过粮食玉米和玉米棒子玉米,但随着秋雨不断,为了阻止时间损失,他决定收割2000公顷玉米作为青贮玉米。
收获的青贮饲料返回储存地点后,进行包装,然后出售给附近的畜牧场。同时,针对玉米含水率高集中堆放后引发的霉变等问题,工人们还搭建了临时通风设施,为玉米收获做好准备。
2013年,沉杏鑫面临着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变。由于留恋土地,他回到家乡邓州承包了一些土地。在探索过程中,他发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业方向。从事农业社会服务工作10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在秋收期间遇到全国大范围降雨。
按照往年的工作节奏,从9月10日,他们在河南开始收割玉米、播种冬小麦,北上,10月12日左右在北京完成冬小麦播种,这也标志着秋收秋播种的结束。但今年,他们公司的农机设备不得不分散到全国各地,等待降雨结束。
今年秋天,宝鸡的秋雨已于9月2日开始,比往年提前了10天。累计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1.6倍。今年,申兴新公司在凤翔进行了近6000公顷的玉米收获和冬小麦播种活动。
往年,这些田地一周内就能收割。但今年由于天气原因,该公司的各种大型农机设备不得不全国范围内搬迁。王吉祥来到这里已有20多天了。
王吉祥镇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他之前sly在深圳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从事仓库管理工作。四年前,在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农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后,他辞职加入了ShoyAgriculture。目前负责公司各区域农产品收运、种植业务的拓展。
前几天据说是晴天,但地形泥泞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机器上的野外作业效率。王吉祥特意从公司驻地河南邓州派出8辆拖拉机前去支援。
起重机就位后,农机操作人员被绑在轴承前、拖拉机车轮后的四个弹弓上。
在安排好刚刚抵达凤翔的农机操作人员和拖拉机后,王吉祥马不停蹄地赶往凤翔区陈村镇淮北村的土地收割区。
辛克9月,正值秋收冲刺最紧张的时期,全国粮食产区遭遇持续降雨。泥泞的土壤使农业机械不敢轻易落地,严重影响秋收、秋播种。
谢惠芳镇位于宝鸡市凤翔区。大学毕业后,他加入宝鸡市文化和旅游管理委员会。结婚后,她和在银行工作的丈夫住在宝鸡市。家里的8公顷土地都是由他的婆婆打理的。 2014年,她在怀孕期间看到了该市的土地流转政策。虽然他以前没有务农经验,但他相信农业的未来一定是规模化发展。与妻子商量后,他决定承包土地试一试。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的发祥地。先秦时期,秦国在这里完成了从半乡村半牧区到农业文明的转变。凤翔区作为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75.17万公顷。 2014年启动农村确权发证工作以来,累计确权农户11.22万户,承包土地面积71.48万公顷。到2024年,土地流转面积将达到22.1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85个,种植养殖规模户720户,农业产业企业42家。
2015年,儿子出生后,谢惠芳和朋友成立了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管理和运营。由于村里大部分人外出务工,务农的人数逐年减少。y 年。当年,他们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了230公顷土地,开始种植小麦、玉米。几年后,土地带来的效益逐渐显现,他不断加大投入,发展到目前三千公顷的规模。去年,她的丈夫也从银行辞职投身农业。 2021年,他结识了首益农业,开始将每年夏秋两季的粮食收割和种田工作交给他。
在泥泞的土壤中,只有宽轮胎的收割机和宽轮胎拖拉机牵引的斗车才能勉强进入土壤,在小雨中进行部分收割。
如果不是雨水刺激了相机镜头,需要时刻擦拭,我们站在这里都不会注意到水流。但即便是这样的雨水,对于赶着收割田地的大型农机来说,也总有难以预料的情况。
张红利是凤翔人。他找到了土地好办,5年前他就开始在凤翔区城关镇马村承包土地。在选择产品时,他发现近年来市场上对水果玉米的需求旺盛,他就将其种植至今。由于管理得当,他种植的玉米果子收成和销路都很好,承包地的面积也从十几公顷扩大到了上千公顷。
是的那一年,一个多月的连续阴雨让他苦不堪言。早在20多天前,他就到处寻找工人和装载机,开始收割成熟的玉米果实,但目前,还有约400公顷需要收割。
今天一早,谢惠芳带着青贮饲料采购员来到凤翔区陈村镇严家干沟的一片玉米地。确认地块后,买家立即进入玉米地查看玉米生长情况。
由于持续下雨,谢惠芳家的朋友们人们担心玉米会发芽发芽。不仅冬小麦播种受到影响,成熟的玉米也可能面临歉收。经过深思熟虑,该地块原计划将收获的玉米粒以每吨345元的价格作为青贮饲料出售,以尽快止损。
今年6月中旬,谢惠芳在选择玉米种植品种时,3000公顷土地全部种上了玉米。让他措手不及的是变幻莫测的天气。今年夏季,玉米出苗后,陕西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进入秋收关键期的9月,陕西遭遇1961年以来第二大连续降雨,持续近40天。
按照原计划,秋收期间,谢惠芳每亩玉米粒收入在500元左右。但夏季的干旱和持续的秋季降雨增加了他的生活成本。今年武装起来。
好不容易熬过了玉米生长的大旱,收割时,连续下雨四十天,谢惠芳意识到必须放弃收割,及时止损。根据玉米粒储存标准,其含水量不能超过14%。但由于光照不足,田间玉米含水量一般在40%左右。即使车辆能够开到田间地头,后续的晾晒也会是一系列的困难。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土地上三分之二的玉米粒卖掉,用来做青贮饲料。
这是谢惠芳在陈村严家干沟承包的1000公顷土地。玉米已进入成熟期。他在第一集中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尽管他面临着玉米发霉的危险,但他希望pHe也必须等到雨结束才能收获种子。
由于玉米的品质日益恶化当天,张红利只得要求工人们加班收割。当地,由于大家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较高。张红利托朋友到广西寻找专门收割水果和玉米的工人。大家都是远道而来,他还要解决工人们的吃住问题。
张红利种植的水果玉米全部按照商品标准管理。玉米装袋后,可直接销往大型超市。行情好的时候,一斤可以卖一元钱左右。但今年,玉米生产成本和价格预计将上涨近30%。此外,最初作为新鲜玉米出售的产品现在可以送往加工厂制成罐头或真空包装产品。每公斤的收购价格大约是原价的一半。
10月17日下午,持续近40小时的降雨我们终于清除了。王吉祥来到农场查看土地泥泞状况,并与工头确认机器何时可以播种冬小麦。
虽然天气放晴,但泥泞的地面状况暂时不支持农机作业。耐心等待已成为今年秋收的常态。谢惠芳把厂里的一些房间改成了临时宿舍,还聘请了厨师,保证大家的一日三餐。
根据天气预报,10月18日夜间至10月21日白天将持续降雨。为保证冬小麦的及时播种,大家需要尽快完成青贮收获,以便在下一个周期的降雨后进行整地和冬小麦播种计划。
虽然我们看到道路两旁有很多农业机械,但在地里干活的却很少。除了泥泞的地形外,一些地区的玉米生长条件地块早已无法满足收获条件。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合作社,看到了一片罕见的玉米粒收割地。
201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凤翔区也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目标是“平田、通水、通路,提高地力、增产增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发优质农场46.63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60%以上。高标准农场不仅提高了农场的防病抗病能力,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带来了农业机械化的升级。
今年,同等气候条件下,党安兴1300亩玉米地的玉米收获每亩1500斤左右。夏旱没有任何征兆对其产量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道路泥泞,自卸车有被卡住的危险,只能停在场边。您面前的收割机拥有自己的 5 吨垃圾箱存储空间。打喷嚏卡车卡住的地方,装满3吨左右时,会绕着自卸车行驶装载粮食。
我们跟着倒车卡车来到了凤翔当地最大的烘干厂。当我们到达惠丰农用烘干厂时,看到承包人带着自己的玉米,就问刘海峰能否收割玉米粒。
当机器收割玉米粒时,它通过高旋转力将玉米粒与玉米棒分离。如果玉米的水分太高,玉米粒很容易碎裂。刘海峰建议承包商可以等几天晴天再采收。
刘海峰是凤翔人。 2014年,看到国家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后,他开始尝试他承包了他镇上的土地并从事加卢加农业。 2018年底,他从北京回到家乡,创办了汇丰农业。除地块外,公司业务范围还包括从农业种植管理到仓储、销售的全链条农业服务。去年11月,占地55公顷的农业服务中心正式建成,覆盖周边10公里的农业服务。服务。
在干塔的粮仓里,我们看到了现在已经收获的玉米粒。但与往年相比,质量还是有差距的。
不均匀的玉米粒进入干燥塔后,在去污步骤中对玉米渣进行筛选。整粒玉米粒进入塔内进行干燥。平均干燥8小时后,干粮排出,经过色选机去除霉籽,最后进入仓库储存。
进入玉米储存仓库里,一股清爽的气味扑鼻而来。刘海峰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玉米粒的市场收购价在每斤1.1元左右,但实际收购价在每斤0.7元左右。
10月10日,财政部宣布,为积极应对持续降雨影响,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已安排农业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灾区,加快农业生产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采取农机收割、晒水粮、排水田等预防救灾措施,确保秋粮丰收、粮食还仓。用途。
据宝鸡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截至10月27日,凤翔区秋粮收获19.89万公顷,完成总进度62.94%;小麦播种41.2万公顷,占计划面积65.4%。
十天后,我们在北京大兴区黄村镇再次见到了沈杏新。 8000公顷土地收割工作已基本完成,大兴区场地内堆满了谷物、玉米棒子和包装好的青贮饲料。与此同时,北京冬小麦播种也结束。母亲沉杏鑫将于25日返回邓州,进行秋收。
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依托农业农村部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机械合作社建立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伍,加强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文件提出,要继续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预测,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力量减少灾害损失。
据农业农村部发来的农业情况,截至10月27日,全国秋粮收获率超过85%,玉米、大豆收获率超过90%,中稻收获率超过85%。同时,农业农村部派出7个工作组和科技组赴我省冬小麦主产区指导。黄淮海和海南要提供指导保障,力争为来年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