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然 通讯员 陈雪英 在大城市武汉,超过200万人过着乡村生活。繁华的城市旁边是更广阔、更美丽的乡村。 道路宽阔,河流清澈,村庄干净。村民安居乐业,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四年来,武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 在武汉乡村温暖的土壤里,培育和浇灌着幸福之花。 乡村美丽变迁,村民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武汉市黄陂区霍塔公路蜿蜒十几公里,两侧村道延伸,连接着珍珠般美丽的海滩。 王家河街道胜田村就位于其中。 Village Bay的入口处是一个“主人的池塘”。秋风吹过,波光粼粼,灌溉着村里100多公顷良田。 “我们村风景很多,路也修得很好,很多城里人都特别爱玩。”马小青的家乡在宜昌。 1995年,他在黄陂结婚,见证了村里从泥路、砖房到如今白墙黑瓦的建筑的转变。 胜天村有两个主要景点:胜天农场和木兰玫瑰园。村民不用外出打工,收入稳定、数额大。盛田农场依山傍水。它是现代纳格鲁尔开发的“稻田捕鱼+水果采摘+竹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合,每年接待数十万游客。村民吃上了文化旅游餐,仅家庭人均工资收入就增加了3万多元。 位于胜特以北伊恩村、玉治村的村民也都有自己的“致富之路”。玉枝村胡杏嘴对村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传统民居进行改造改造,打造农机特色小镇,一批精品民宿已初形成。 62岁村民胡正烈做过保安、水管工。现在她回到村里做民宿女佣。没有。 118胡星咀是他负责的民宿之一。这家民宿还有一个文名——稻香居。推开门,进入一个小院子,里面有一栋三层楼房。家里有茶几、餐桌、书架。装修风格简约,但空调、抽水马桶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配有厨房、棋牌室等。胡正烈说,客人已经预订了这家民宿,准备在这里过春节。 当你打开门,就能看到稻田和远山。当您回到自己的房间时,您将享受到温暖和舒适。城里人想要的“诗与远方”,正是村民的日常生活。 “美”和“钱”兼备,人们的生活更有希望。 “富贵之路绵绵千里,心灵充满宝藏”。江夏区五里街街道通州岭村小朱湾村民王万里,自家门上挂着一幅写有他名字的对联。 在这座私宅里,王万里开设了村湾第一家农家饭馆。随着村庄建设越来越好,返乡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村里已有15间“农家乐”。 “空缺多了就说明受欢迎,大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生意也不错。”王万里并不担心比赛。海湾中的一个小村庄平均可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旺季期间的一天。村民们在自己家里做生意,节省了房租,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 小竹湾的建设集海湾、房屋、农场、农场、农耕、养殖等元素于一体,有听雨的长廊、荷塘上的小桥、郁郁葱葱的林竹等,可观山可水,记乡愁。 梁子湖畔,群邑村的春皮湾已进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这里曾经是一个空心村,只剩下七口人了。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年轻的村民逐渐回归,村里开了一家咖啡馆。据悉,群益村已与某机构签订土地出让协议,在春皮湾建设科研基地,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让农业成为有前途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前途的产业农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围绕乡村建设重要范例,武汉成功创建33个美丽乡村示范带、64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未来两年,将继续建设500多个整洁美丽乡村。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