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谭晓科)“本以为下班就不可能赶时间了,没想到窗户上还亮着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10月29日晚上7点左右,已办完身份证换领业务的上班族李女士拿着收据,连连称赞户籍窗口的服务迟缓。近日,为应对首批20年期二代身份证到期带来的换证高峰期,江夏区公安分局全面升级服务措施,推出延时服务、微笑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等多种模式,让群众结婚更加无忧无虑。 办理延时:非高峰办证不再“超时”
“上班没时间做事、下班后无事可做”已成为许多人很难把事情做好。针对换证高峰期,江夏公安分局在户籍业务量较大的窗口推出“延时服务”机制,实行周日晚“加班服务”。警察要等到当天的所有事务完成后才下班。
在派出所的警察登记大厅里,民警们常常白天结束工作,懒得喝水,晚上又恢复执勤。 “虽然很累,但当我看到人们不用花几个小时来回跑时,我觉得值得。”户籍民警王欢在讨论材料时说道。
微笑办公室:细节见真情
“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很好,态度温和,员工素质高,让我很开心。” 10月16日,大桥派出所户籍窗口车站的优质服务得到了市民徐女士对江夏市民热线的点赞。
纸坊派出所户籍窗口平均每天接待300多人。尽管工作压力较大,但窗口民警和辅警仍然保持着“向日葵”的微笑,用耐心解决群众的焦虑。
“阿姨,你别着急,我帮你想想,你需要什么材料。”民警解释说,黄继明民警按照墙上贴的流程图一步步进行。为缩短群众等待时间,窗口张贴了明确的拍照说明和物资清单,还配备了舒适的桌椅、笔墨、老花镜等物品。
“大家别着急,我现在就给大家办完,申请完之后,你们就可以回家等待文件寄来了,记得告诉你们的亲戚朋友。”“请您选择就近的户籍窗口补办证件。”从清晨到傍晚,民警始终面带微笑,一次次贴心的问候和耐心的解答,让大厅原本紧张的服务充满了温暖。
门到门服务:服务是现场“最后一公里”机器人
“非常感谢!我们无法让他摆脱这种困境。 “你上门来,确实能解决大问题。”在第一次走访中,大桥派出所发现,辖区不少人因生病、行动不便等原因,不愿办理身份证。大桥派出所立即成立了“上门服务队”。户籍民警熊文静和辅警韦警官利用下班时间,带上拍照器材和背景布,挨家挨户收集信息。“来,看看,抬起头来!”小,对,就是这样,太棒了!”服务团队耐心地服务着指导并顺利完成三人身份证照片采集工作。
同样暖心的一幕也出现在法寺街派出所。民警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卫东寺谭村一位重要人物患病村民急需换证,以便与家人一起返回安徽老家接受治疗。由于谭长期卧床不起,靠插管供氧,沟通和拍摄都非常困难。任杰副局长立即带队来到门口。在家人的配合下,他反复调整姿势和灯光,终于顺利完成了照片采集,并承诺在领证后再次将证件送上门。今年以来,大桥院和FASI院已为10余名行动不便人士提供上门服务,开启了“圣英里”的便利服务就在他们的台阶上。
在线处理:指尖操作基本无忧
“你甚至不必出去。您只需在家按照手机上的提示进行拍照即可。方便!”在社区民警的帮助下,陈丽通过“鹅汇拍”小程序成功采集了身份证照片。为推广线上服务,各派出所户政部门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并安排民警进行“手把手”指导。
10月25日,庙山派出所接到一名前来询问为其家人办理身份证的人。由于客户生病卧床不起,无法到场拍照,但急需文件或就医。窗口警察命令家属使用“鹅拍拍”采集照片。这是该院颁发的第二张身份证本月通过“Ehuipa”的特殊人士。
对于老年人等不熟悉智能设备的群体,社区民警、登记民警也会主动协助处理。今年以来,已有500余份身份证件在分局户籍窗口网上办理,真正实现了“为群众多数据、少差错”。
从窗口的微笑服务到门口的温馨守护,从强制延迟服务到网络平台的便捷,江夏公安分局用实事、用心联系,诠释了接送人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