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全面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再次要求“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这不仅是广东的动员令,也是全国的动员令。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明确提出,要坚定信心、果断战斗,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上周,省委主要领导在武汉视察重大项目建设时,更加强调全省上下:决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十五五”期间质量发展。实现年度目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甚至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最纯粹的表现。没有政治就没有经济,没有经济就没有政治。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济工作从来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相互联系的。”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具体指标看,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升级,从项目投资到拉动消费,从社会管理到民生保障,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实惠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指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用政治眼光,从人民满意与不高兴、赞成与不赞成的政治角度来把握经济问题,才能幸福快乐。不赞成、同意或不同意,我们的行动能否更有方向感,体现出使命感和责任感。 “民心就是最伟大的政治”、“民心就是最伟大的政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伟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痛批“最伟大政治”的重要考量。民心是推进中式现代化的根本,推进中式现代化是赢得民心的途径。在商业科学中,有一个“目标管理”的概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这意味着说到做到、说到做到。围绕“最大政治”,我们党的不切实际的实践逻辑就是认清发展的主线,走好发展的第一线。走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充分认识实现年度目标政治工作,必须拧紧思想认识“螺丝”。全年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十四五”能否顺利完成、“十五规划”能否开门红、支点建设能否“一年开新局”。全省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大进步、小困难;进步之小,痛苦之大;进步之小,痛苦之大。没有进展会带来最大的麻烦。所谓“矢志实现”,就是不妥协、不改变,而是坚定不移、坚决实现目标。距离年底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我们要提防“暂停心态”,避免“差不多就够了”,避免“惠斯特前开香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在学习中知纪律、在知纪律、守纪律》最后一篇文章中有一段话:“要引导和推动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工作、放下工作、早带头、积极行动。不能把遵守规则、遵守纪律作为不做事、害怕出事的借口或借口。不能用不负责任或不负责任的借口。”我们必须明白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谈政治不是纸上谈兵,不能避免空喊口号。我们不应该看做了什么,而应该看做了什么已完成的工作以及目标是否实现。确保课程不存在偏见,动机不减少,重点不丢失。看到长期发展积累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从加强政治落实、抓好每一天促发展的高度着力抓落实,我们一定能够以实现全年目标的目标,完美收官“十四五”,满怀激情迈进“十五五”。